全国劳动模范、阿里AI工程师余亮:新时期工匠精神更要注重产生实际价值
发布时间: 2025-05-01 作者: 废水处理工程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 杨翔菲 温婷)4月28日上午,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,2426人受到表彰,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。其中,阿里巴巴员工余亮获得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,这是阿里AI工程师首次获此殊荣。
劳模之名,属于个人,更属于时代。余亮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说:“这份荣誉是国家对新时代科技劳动者的肯定和期许。”近年来,全球掀起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浪潮。阿里巴巴加大投入自研大模型,并坚持模型开源、打造创新生态,推动AI在千行百业的普及和普惠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阿里巴巴深耕AI领域的技术骨干获评“全国劳动模范”,这不仅是对个人贡献的褒奖,更是对公司长期以技术创新驱动社会进步的肯定。
“从城市大脑用数据优化千万市民的生活,到把大模型落地到千行百业,非常荣幸能成为科学技术创新路上的一名实践者。今后我会继续埋头苦干,让中国的人工智能既有‘高大上’的技术突破,又能‘接地气’地服务普通人的生活。”余亮说。
余亮毕业于武汉大学,曾在浙江大学、海外顶尖高校和研究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,并担任研究员等职务,专业领域包括大数据、智慧城市等。
2016年,余亮加入阿里巴巴,负责城市大脑的交通算法研究,开启了利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。余亮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:“在学校里注重的是探索精神,在企业里注重的是产业落地,这两者虽然有区别,但是并不冲突。我个人来讲是比较适应做产业落地的工作,当然我也从来没忘记理论研究的重要性。我们和很多高校的深度合作,大家发挥长处,一起做好产学研结合。”
城市交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近十年来,余亮带领团队完成了几十个城市大脑子项目,攻克了海量数据603138)处理、挖掘和融合的技术难点,解决了不少城市交通管理中的痛点。
以信号灯优化为例,余亮讲解了研究是如何落地的。“团队一开始觉得只要有交通状态数据,全部在云端计算就可以,但是后来发现数据的精度远远达不到实际的要求。”他介绍,团队为此设计了云边结合的方案,将小的计算单元布置在路侧,实时融合路侧所有的交通摄像头和交通雷达数据,将数据的实时性提升到0.1秒级别,实现了交通信号的实时优化。
2017年底,城市大脑在被列为首批“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后,加速融合交通、城管、环保、消防等多部门系统,先后在杭州、衢州、苏州、澳门、吉隆坡、上海、北京等全球数十个城市落地,成效显著。
“城市大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用数据来进行科学的决策,让市民实际感受到生活变得很便利。”作为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员,余亮和团队为此感到骄傲。
2023年至今,阿里通义实验室已开源200多款模型,“通义千问”在AI开源社区的衍生模型数突破10万,是全球顶级规模的AI模型群。余亮投身其中,负责推动通用大模型与行业专属知识相结合,训练更能理解专业相关知识、解决专业问题的行业大模型和应用。
目前,余亮和团队已经在电力大模型、科研大模型、商业智能大模型、客服大模型、公文写作大模型等行业专业领域取得突破,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。
余亮和记者说,利用多模态大模型,可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城市事件;而电力大模型则可自动化检测电网故障,校核操作安全性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,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国际首个“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”。该大模型基于阿里云通义系列模型构建,目前在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判别上,准确率已达到80%以上。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科研效率,科研工作者只需输入月球撞击坑图像和有关问题,月球专业大模型即可调用通义视觉、多模态模型,从17种多模态数据中判定该图像对应的模态类型。
记者了解到,余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,并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。2019年,余亮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。2022年,余亮和团队凭借《城市交通大脑的理念、技术与应用》一文,获得当年的钱学森城市学(交通)金奖。
“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,行行出状元,对科技工作人员来讲,就是把自己研究的问题研究透,对于在产业工作的科技者来讲,要讲究理论联系实际。”在余亮看来,作为科技工作人员,新时期的工匠精神不仅要从学术上验证自己,更要注重落地产生实际价值。
余亮认为,AI还有非常大的潜力,当它和其他技术相结合,就能成为有手有脚的智能体,完成更复杂的任务,比如学会使用设计软件完成复杂的动画设计、学会使用多种工具完成课题研究等。“未来我和同事们将加倍努力,为大家带来更多高价值的AI应用。”
“希望能够吸引更加多的人投入到科学技术创新工作中来!”获得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让余亮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。在他看来,未来10年到20年,生活中会出现更多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,如智能机器人、虚拟世界等。“我们都相信自身处在一个科技变革的关键节点,非常期待和科技界的同行一起努力,共同用科技来改变生活!”
热点新闻
- • 节能低碳夸姣未来——临小低碳环保手抄报著作展
2024-10-15
- • 2024首个碳普惠主题大会召开 助力绿色未来
2024-10-15
- • 习的生态文明思想
2024-10-15
- • “绿色我国—东方莱茵之梦”环保公益活动在京举办
2024-10-15
- • 纽约“关爱地球”展览倡议绿色环保
2024-10-15
- • 环保手抄报的资料
2024-10-15
- • 环保手抄报
2024-10-15